HanksVBA繪圖資料庫操作流程(五)
前言
承前篇HanksVBA繪圖資料庫操作流程(四),我們已經可以繪製比較詳盡的縱斷面圖,接下來要進行的就是配合周邊高程進行計畫高的設計、渠道的斷面尺寸決定,過程需要考量幾個重點:
- 渠頂凸出路面造成路面積水。
- 渠頂不足以支撐路面高,土方崩落問題。
- 渠道深度過高並且可能有跌落風險時,需額外考量安全措施。
- 田坵引水灌溉時水頭不足,引水灌溉有困難。
- 基礎裸露於田面之上,可能會導致基礎淘空。
假設上述內容皆以考量周全,此時就會有一個適合的渠道尺寸,就能將渠道圖擺設於橫斷面上,進行土方工程的挖填方量計算。
其相關的基本流程為:
- 渠道型式表
- 匯入渠道
- 橫斷面圖
- 土方面積
- 顯示挖填
- 土石方報表
主畫面

步驟17. 渠道型式表
單位為公尺,輸入尺寸時須確保有涵蓋到縱斷面圖的起點跟終點,尺寸部分有時候會有漸變的型式,此時就要輸入漸變的前後尺寸並且用 ~ 進行串聯,左牆如由0.8公尺漸變到1.2公尺可輸入0.8 ~ 1.2。
流程
- 輸入渠道名稱
- 輸入起迄點
- 輸入渠道型式(A、B、C...等)
- 設定型式尺寸
步驟18. 匯入渠道
設定完渠道型式後,需要將渠道放置於橫斷面的某個位置進行佈設,此時會需要指定橫斷面表上所記錄的CD碼作為基準後,將渠道依照中心線及縱斷面上記錄的高程放置。
流程
- 移動至工作表"橫斷面"
- 點選按鈕匯入渠道
- 輸入渠道中心點CD碼名稱

4.完成

步驟19. 橫斷面圖
匯入渠道完成後,重新產製橫斷面圖的過程會判定橫斷面表上是否具備渠道參數(比如25.458,A)這類的內容後詢問用戶是否要產生挖方、填方內容,橫斷面圖繪製完成後就會將挖方、填方的數字填列到中心線的對應內容,填寫完畢後就能直接產生土方計算書。
流程
- 點選按鈕橫斷面圖
- 輸入圖紙比例(預設100)
- 輸入X軸偏移距離(預設10000)
- 輸入Y軸偏移距離(預設2000)
- 輸入切換個數(預設100)
- 判定是否邊界CD碼未設定環境名稱,有的話再輸入該CD對應環境名
- 詢問是否要建立填方線?

- 移動至CAD
- 點選繪製基準點
- 完成

PS:左方為不預先建立填方線,右方為預先建立填方線,正常的填方線需要考慮從挖方線與地形線的交會點取水平延伸到渠牆,但若只是概估值,可以先預先建立填方線減少額外框選的工作。
步驟20. 土方面積
在不預先建立回填線的前提下,需要使用者針對橫斷面圖進行填方線、填方面積邊界線的繪製,如果挖方線繪製不合理時,也會需要使用者進行挖方線、挖方面積邊界線的修正,繪製線段跟邊界線的過程需要遵循指定的圖層名稱,如下表所述:
用途 | 圖層名稱 |
---|---|
挖方線 | CAL |
填方線 | FAL |
挖方面積 | 橫斷面-挖方 |
填方面積 | 橫斷面-填方 |
流程
- 移動至CAD
- 圖層變更為FAL,繪製填方線
- 圖層變更為橫斷面-填方,透過指令"-BO"點選面積內部點
- 移動至工作表"中心線"
- 如工作表上的挖填方數據要重算,請先進行刪除!!!
- 點選按鈕土方面積
- 移動至CAD,框選剛剛繪製的內容
- 完成

PS:將具有渠道參數的橫斷面表繪製的過程,至少會在中心線上出現挖方的數據,如果數據都要透過框選來產生時,需要先將工作表上的數據進行刪除,否則系統會在框選完面積之後再加上原本已經有存在的資料,導致面積出現異常。
PS.2:框選面積的過程,可以適度的調整圖層的顯示,如要進行挖方面積點選時可以將渠道圖層、中心線圖層先關閉,如要進行填方面積點選時可以將地形線圖層先關閉,會比較好點。
步驟21. 顯示挖填
橫斷面圖的標題需要出現挖方面積、填方面積以及中心線距離地形線的落差,系統將透過工作表"中心線"上所記錄資料填寫至CAD圖上對應到的樁號位置。
流程
- 點選按鈕顯示挖填
- 移動至CAD
- 框選橫斷面圖的標題(圖層名稱為TITLE)
- 完成

步驟22. 土石方報表
報表範本位於某張隱藏資料表-土石方報表,如要修改內容可以先進行取消隱藏後修正再回復隱
流程
- 點選按鈕報表
- 完成

結語
本篇主要在介紹關於渠道擺設於橫斷面圖上的過程,雖然流程不是很複雜,但數量多的時候會造成繪製人員出現職業倦怠,尤其是將資料從工作表謄寫到CAD圖上的過程,相當容易出現錯誤,即便對於工程人員而言,這一點點土方工作根本不是什麼大錢,但錯誤總是會被某些人找出來然後叫你改,為了減少這類情況發生,善用工具將謄寫資料的過程簡單化是很有幫助的。
截至目前一系列的操作已經可以完整的產生平面圖、橫斷面圖、縱斷面圖,再來就是要開始進行標準斷面的設計以及最重要的擺設圖框、批次出圖,這部分留待後續說明,關於繪圖資料庫已經可以先告一段落,後續談到圖框時才會繼續使用。